
實驗方法:
一、懸浮細胞的分離方法
組織材料若來自血液、羊水、胸水或腹水的懸液材料,可采用低速離心。經(jīng)離心后由于各種細胞的比重不同可在分層液中形成不同層,這樣可根據(jù)需要收獲目的細胞。
二、實體組織材料的分離方法
對于實體組織材料,由于細胞間結(jié)合緊密,為了使組織中的細胞充分分散,形成細胞懸液,可采用機械分散法(物理裂解)和消化分離法。其中,機械分散法的特點是簡便、快速,但對組織機械損傷大,而且細胞分散效果差,適用于處理纖維成分少的軟組織。消化分離法是指把組織剪切成較小團塊(或糊狀),應用酶的生化作用和非酶的化學作用進一步使細胞間的橋連結(jié)構(gòu)松動,使團塊膨松,由塊狀變成絮狀,此時再采用機械法,用吸管吹打分散或電磁攪拌或在搖珠瓶中振蕩,使細胞團塊得以較充分的分散,制成少量細胞群團和大量單個細胞的細胞懸液,接種培養(yǎng)后,細胞容易貼壁生長。
細胞簡介:

人肺動脈平滑肌細胞分離自肺動脈組織;肺動脈亦稱肺動脈干。在呼吸空氣的脊椎動物中,把靜脈血由心臟導向肺臟的動脈。肺動脈起于右心室,在主動脈之前向左上后方斜行,在主動脈弓下方分為左、右肺動脈,經(jīng)肺門入肺。肺動脈干位于心包內(nèi),為一粗短的動脈干。起自右心室,在升主動脈前方向左后上方斜行,至主動脈弓下方分為左、右肺動脈。左肺動脈較短,在左主支氣管前方橫行,分二支進入左肺上、下葉。右肺動脈較長而粗,經(jīng)升主動脈和上腔靜脈后方向右橫行,至右肺門處分為三支進入右肺上、中、下葉。肺動脈平滑肌細胞是肺血管的重要結(jié)構(gòu)細胞之一,在調(diào)控肺血管的收縮和舒張功能中有重要作用。肺動脈平滑肌細胞原代分離培養(yǎng)3天后,可見細胞貼壁伸展,細胞形態(tài)大小不一,呈梭形、不規(guī)則形、三角形或扇形,核卵圓形、居中;2周后細胞匯合,多數(shù)細胞伸展呈長梭形,胞漿豐富,有分枝狀突起,細胞平行排列成單層或部分區(qū)域多層重疊生長,高低起伏;細胞密度低時,常交織成網(wǎng)狀;密度高時,則排列為旋渦狀或柵欄狀。傳代后細胞生長較快,4-6天即可匯合,并保持上述形態(tài)學特征和生長特點。肺動脈平滑肌細胞的異常是肺動脈高壓發(fā)展的重要病理學特征,其凋亡和增殖失衡是肺血管重塑的關(guān)鍵。研究表明,急性和慢性缺氧均可導致肺動脈高壓,即缺氧性肺動脈高壓,推斷缺氧可能是通過促進肺動脈平滑肌細胞的增殖而參與缺氧性肺動脈高壓的發(fā)展。肺動脈平滑肌細胞主要功能:①細胞表面表達介質(zhì)(ICAM-1和VCAM-1)參與血管壁炎癥反應;②是多數(shù)重要動脈的靶細胞。肺動脈平滑肌細胞與主要病生理變化:①平滑肌增生易致肺動脈高壓;②先天性肺動脈狹窄;③肺動脈栓塞。
組織來源 |
產(chǎn)品規(guī)格 |
貨號 |
用途 |
肺動脈 |
5×105cells/T25細胞培養(yǎng)瓶 |
A01X1262 |
僅供科研研究實驗 |
培養(yǎng)信息:
培養(yǎng)基:含FBS、EGF、bFGF、Insulin、Penicillin、Streptomycin等
換液頻率:每2-3天換液一次
生長特性:貼壁
細胞形態(tài):成纖維細胞樣
傳代特性:可傳3-5代左右
消化液:0.25%胰蛋白酶
培養(yǎng)條件:氣相:空氣,95%;CO2,5%
人肺動脈平滑肌細胞體外培養(yǎng)周期有限;建議使用配套的生長培養(yǎng)基及正確的操作方法來培養(yǎng),以此保證該細胞的佳培養(yǎng)狀態(tài)。
方法簡介:
實驗室分離的人肺動脈平滑肌細胞采用中性蛋白酶 - 膠原酶聯(lián)合消化法制備而來,細胞總量約為5×10?cells/瓶。
質(zhì)量檢測:
實驗室分離的人肺動脈平滑肌細胞經(jīng)α-SMA熒光鑒定,純度可達90%以上,且不含有HIV-1、HBV、HCV、支原體、、酵母和等。
公司正在出售的產(chǎn)品:
小鼠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elisa檢測試劑盒
LRWD1蛋白抗體
LRWD1
細胞色素P450 2F1抗體
CYP2F1
大鼠結(jié)合蛋白4(RBP4)elisa檢測試劑盒
RPMI1640培養(yǎng)基
甲狀腺素(T4)elisa檢測試劑盒
血液游離氨基酸含量比色法定量檢測試劑盒
起始識別復合蛋白亞基1抗體
ORC1L/ORC1
四磷酸鳥苷水解酶抗體
HDDC3
CD90抗體 Anti-Thy-1/CD90/ Thy1.1
丙酮酸脫氫酶激酶4抗體 Anti-PDK4
環(huán)指蛋白131抗體 Anti-PJA2/RNF131
細胞周期G2/M期快速誘導蛋白SPDYA抗體 Anti-SPDYA
G蛋白β樣蛋白抗體
GNB1L
嗅覺受體5T2抗體
OR5T2
鋅指蛋白923抗體 Anti-ZBTB40/ZNF923
軸突生長誘向因子4抗體 Anti-Netrin 4
核糖體蛋白S3抗體 Anti-RPS3
轉(zhuǎn)錄因子蛋白SIM2抗體 Anti-SIM2
大鼠P選擇素(P-Selectin/CD62P)elisa分析檢測試劑盒
人肺動脈平滑肌細胞Rat P-Selectin ELISA kit
人骨形成蛋白6(BMP-6)elisa分析檢測試劑盒
Galectin7; Gal-7; GAL7; Galectin-7; HKL-14; Human keratinocyte lectin 14; Lectin galactoside binding soluble 7; LEG7_HUMAN; LGALS7; LGALS7B; p53-induced gene 1 protein; Pi7; PIG1; TP53I1.
人腹膜間皮細胞
小鼠腎足細胞
HUVEC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原代細胞永生化)
CAL 51人乳腺癌細胞
實驗具體步驟:

(1)動物福利:小鼠麻醉犧牲/處死,或者斷頸處死;
(2)小鼠:可以將小鼠腹部使用75%乙醇擦拭3次,或者簡單粗暴的使用75%乙醇在燒杯中浸泡3min,然后轉(zhuǎn)移至無菌操作臺使用無菌吸水紙/棉花將酒精擦拭干凈;
(3)取出心臟組織:用眼科剪在鑷子的配合下打開腹腔,取出心臟組織,置于含有2X雙抗冰冷PBS的培養(yǎng)皿中;
(4)組織:在含有2X雙抗PBS中將心臟一分為二,充分洗滌里邊的血液,/3次,每次5min;
(5)破碎組織:使用眼科鉗或者剪刀,將心臟組織剪碎至1-3 mm3大小組織塊;(備注:如果可以使用0.08% 胰蛋白酶和0.3 mg/ml膠原酶Ⅰ于37℃聯(lián)合消化組織3-5 min,
利于后期細胞從組織塊中爬出來,同時能夠消除部分結(jié)締組織等)
(6)種植組織塊:將上述組織使用2X雙抗冰冷PBS洗滌3次,每次5min,然后使用完全培養(yǎng)基(含有1X雙抗)洗滌一次。經(jīng)過的心臟破碎組織塊經(jīng)過離心后,可以用細頭
鑷子將組織塊種植于培養(yǎng)皿中(備注:破碎組織塊可能還含有液體,可以在一個無菌培養(yǎng)皿底沾幾下,把液體);種植完成后,可以將培養(yǎng)皿正置3-5小時,然后更換培養(yǎng)皿的
蓋子正置放置過夜(也可以使用封口膜密閉培養(yǎng)皿在4℃正置過夜);

(7)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將組織塊中輕柔緩慢的加入完全培養(yǎng)基,然后在恒溫潮濕細胞培養(yǎng)箱(37℃,5% CO2)培養(yǎng)48h后觀察單個細胞從組織塊中爬出情況,一般3-5 day能夠達到傳代的爬出效率;
(8)貼壁細胞傳代:當單個細胞從組織塊爬出面積在組織塊3-5倍,進行傳代,此時可以使用0.25% or 1/3 0.25% 胰蛋白酶消化組織塊爬出的細胞,消化時間根據(jù)正常細胞消化時間即可,當然可以在消化過程中不斷管擦爬出細胞的皺縮情況,一旦達到消化完成(皺縮細胞≥70%)即可使用完全培養(yǎng)基終止消化。在吹打單個細胞時候,一定要輕柔/緩慢,不能吹打到組織塊,如果組織塊掉下來,大概率是不會再貼壁成功啦。根據(jù)細胞數(shù)量種植到對應的培養(yǎng)皿/瓶中;
(9)鑒定:細胞在傳代至代、第五代、第十代時候可以將部分細胞進行鑒定,鑒定辦法包括:RNA-seq、western blot、qRT-PCR、RT-PCR、IF、流式細胞術(sh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