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驗室中常用的抗凝劑應(yīng)用特點
實驗室中常用的抗凝劑有肝素、乙二胺四乙酸鹽(EDTA鹽)、枸櫞酸鹽、草酸鹽等4種,實際應(yīng)用中要根據(jù)不同的需要進行選擇,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現(xiàn)將它們的應(yīng)用特點分述如下:
一、肝素
抗凝是用于血液化學成分檢測的優(yōu)選抗凝劑。肝素是一種含有硫酸基團的粘多糖,是分散相物質(zhì)平均分子質(zhì)量為15000。其抗凝原理主要是通過與抗凝血酶Ⅲ結(jié)合引起抗凝血酶Ⅲ構(gòu)型發(fā)生變化,加速凝血酶-凝血酶復(fù)合體形成而產(chǎn)生抗凝作用。此外,肝素還能借助血漿輔助因子(肝素輔助因子Ⅱ)來抑制凝血酶。常用肝素抗凝劑是肝素的鈉、鉀、鋰、銨鹽,其中以肝素鋰*好,但其價格較貴,鈉、鉀鹽會增加血液中的鈉、鉀含量,銨鹽會增加尿素氮的含量。通常用肝素抗凝的劑量為10.0~12.5 IU/ml血液。
肝素對血液成分干擾較少,不影響紅細胞體積,不引起溶血,適用于做紅細胞滲透性試驗、血氣、血漿滲透量、紅細胞壓積及普通生化測定。但肝素具有抗凝血酶作用,不適合做血凝試驗。另外,肝素過量可引起白細胞聚集和血小板減少,所以不適合做白細胞分類和血小板計數(shù),更不能用于止血檢驗。此外,肝素抗凝血不能用于制作血涂片,因為Wright染色后出現(xiàn)深藍色背景,影響顯微鏡減產(chǎn)。肝素抗凝血應(yīng)于短時間內(nèi)使用,否則放置過久血液又可凝固。
二、乙二胺四乙酸鹽(EDTA鹽)
EDTA能與血液中Ca2+結(jié)合成螯合物,凝血過程被阻斷,血液不能發(fā)生凝固。EDTA鹽有鉀、鈉、鋰鹽,國際血液學標準化委員會推薦使用的是EDTA-K2,其溶解度*高,抗凝速度*快。EDTA鹽通常配成質(zhì)量分數(shù)是15%的水溶液,每ml血液加1.2mgEDTA,即每5ml血液加0.04ml15%EDTA溶液。EDTA鹽可在100℃下干燥,抗凝作用不變。
三、枸櫞酸鹽
枸櫞酸鹽主要是枸櫞酸鈉,其抗凝原理是能與血液中的Ca2+結(jié)合形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功能,凝血過程被阻斷,從而阻止血液凝固。
四、草酸鹽
草酸鹽也是常用的抗凝劑,優(yōu)點是溶解度大,作用原理是溶解后解離的草酸根與標本中的Ca2+形成草酸鈣沉淀,使Ca2+失去凝血功能,凝血過程被阻斷。常用的草酸鹽抗凝劑種類有草酸鈉、草酸鉀和草酸銨,草酸鈉的常用濃度為0.1mol/L,與血液按1:9比例使用。但是,高濃度k+或Na+易使血細胞脫水皺縮,而草酸銨則可使血細胞膨脹,故測定血細胞比容時用草酸銨與草酸鉀或草酸鈉兩者適當比例混合的抗凝。